JC58 | 我们被数字欺骗了吗?聊聊大众传播中的数据误导

人文历史 各站停车 | Local FM 一档人文对谈类播客 第59期 2022-10-16 创建 播放:152399

介绍: “用数据说话”是互联网时代的通用思维方式。有人说数据不会骗人,真的是这样吗?大众传播中的数据误导,常出现在热搜、爆款文章标题里,它们简单直给,吸引眼球,挑起我们激烈的情绪反应。我们都曾经或正在被这些东西蒙蔽,却往往毫无察觉,甚至乐在其中。
可是,这些数字的来源真的可靠吗?就算数据是真实的,它的计算方法与形成方式...

介绍: “用数据说话”是互联网时代的通用思维方式。有人说数据不会骗人,真的是这样吗?大众传播中的数据误导,常出现在热搜、爆款文章标题里,它们简单直给,吸引眼球,挑起我们激烈的情绪反应。我们都曾经或正在被这些东西蒙蔽,却往往毫无察觉,甚至乐在其中。
可是,这些数字的来源真的可靠吗?就算数据是真实的,它的计算方法与形成方式,也有可能埋藏着许多陷阱,甚至会导向截然相反的结论。我们参考《拆穿数据胡扯》这本工具书,借助丰富的案例,一起试图辨析数字背后的认知规律。相关不等于因果,归因可能失焦,而作为指标的数据更可能骗人。希望本期的讨论,能帮助你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数字化时代,更好地处理信息、形成观念。

|谈话人
蛋妞、小盒子

|时间轴
Part1.丰富的案例
03:28 作为标题和概念的数字,如何在传播里影响我们的观念?
07:25 躲在数字与数据之下的新派胡扯,比靠修辞的老派胡扯更隐蔽、更有害
10:00 案例1:现代汉语中有70%的词汇来自日语……吗?
15:46 案例2:“棉花糖实验”的启示——「相关」不等于「因果」
20:04 案例3:男医生和女医生谁更容易导致患者死亡?——关注度与归因误导
26:44 案例4:修墙与灭鼠;古德哈特定律:指标变成了目标,就不再是一个好的指标
31:13 案例5:大学排名为什么经常上下浮动?
38:03 案例6:留学生回国比例高达85%?
42:29 案例7:高中升学率与死刑执行率;辛普森悖论:总体结论和部分结论居然相反?

Part2.识别的方法
47:16 关注信息来源,思考几个问题:
A.谁告诉我的?
B.他是怎么知道的?
C.他为什么要对我说这个?
49:57 不存在绝对准确的信源,仍然需要多方对比
53:56 思考题:续作的评分会比前作更高or更低?

|参考链接
《拆穿数据胡扯:信息驱动世界的生存指南》,[美]卡尔·伯格斯特龙 / [美]杰文·韦斯特,中信出版社,2022年

  • 音乐开放平台
  • 云村交易所
  • X StudioAI歌手
  • 用户认证
  • AI 免费写歌
  • 云推歌
  • 赞赏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