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回】(上)贾家替甄家藏匿罪产

文学出版 刘心武讲108回红楼梦 第97期 2018-12-04 创建 播放:14140

介绍: 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

这一回它前面有很重要的脂砚斋的批语,其实这段话也可以不叫做批语,是她编辑书稿时候的一个编辑备忘录。她说什么呢?说“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对清”。就是在这个日子,她把第七十五回,她所抄录的书稿和曹雪芹原稿一句一句地来核对,那么她对清了,它作为一个编辑的备忘录...

介绍: 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

这一回它前面有很重要的脂砚斋的批语,其实这段话也可以不叫做批语,是她编辑书稿时候的一个编辑备忘录。她说什么呢?说“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对清”。就是在这个日子,她把第七十五回,她所抄录的书稿和曹雪芹原稿一句一句地来核对,那么她对清了,它作为一个编辑的备忘录。虽然那个叙述文本都对清了,但是这一回缺一中秋诗,这回里面有三个人都写了中秋诗,但是空出来了,没填进去,她知道曹雪芹的写作习惯,就是先把这个叙述文字完成,到有诗的地方往往是先空着,等以后有了兴致再回过头来,把这个地方应该有的诗补上去。所以她做了这样一个编辑的备忘,说“缺中秋诗,俟雪芹”,俟就是等候,要等曹雪芹回过头来把它填入。

但是很遗憾的是曹雪芹后来把108回都写出来了,但是个别回当中有的诗或者有的小部件还没有能够都把它补足,那么第七十五回的中秋诗就始终没有能够补进去,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第七十五回接着七十四回往下写,尤氏在贾惜春那,跟她的小姑子贾惜春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最后贾惜春就杜绝宁国府,尤氏也就赌气转身走了,意思是从此他们之间再不来往。

那么尤氏离开那以后,她就打算去到王夫人那请安,王夫人一般都待在荣国府中轴线建筑群最重要的那个建筑,就是荣禧堂那,她往那去。那么她刚往那走,她身边就有跟随她的老嬷嬷悄悄跟她说,奶奶,且别往上房去。上房指的就是荣禧堂,一个府第里面等级最高的住房。为什么先别去呢?说,才有甄家的几个人来,还有些东西,不知是作什么机密事,奶奶这一去恐怕不方便。

前面在抄家过程当中,贾探春就通过她的一番痛心的话语透露出来,府中有些人已经知道贾府的老亲南京的甄家已经被皇帝抄家了,那么到第七十五回就正式把这个事写出来了,不但南京那边甄家被抄了,甄家在京城它也是有住房的,有财务的。那么那边一被抄,这边闻风而动就有甄家人跑到贾家来,不光人来,还有些东西,而且整个行为让你感觉到是在做机密的事。什么事呀?听友们听明白了吗?就是江南那边甄家已经被抄了,可是他们在京城还有宅子,还有不动产,还有动产,宅子当然搬不走,皇帝说没收就没收了,但是这些宅子里面的财务还是可以转移的。他们就把一些财务转移到了荣国府,这是一种犯罪行为。如果被皇帝发现就不得了,这个事当然就做得很机密。

那么虽然在这段情节里面,贾政始终没有出场,但是贾政这个阶段他是在家的,显然他是同意了这件事情,而且也不可能不告知贾母,所以等于是荣国府贾母、贾政、王夫人他们就由于甄家是他们老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择不开的,就公开在荣国府接待了甄家的人,收下了甄家人带来的东西,就是他们帮助甄家藏匿罪产,被皇帝治罪的这种家族,你的财产就要被称作是罪产了,不动产房子挪不动,田地挪不动,但是浮财金银珠宝是挪得动的。他们就居然把一部分这样的东西来藏到荣国府,那这是很严重的一个事态。

尤氏听到这事以后,并不是十分的惊讶,为什么呀?她就跟那个老嬷嬷说,昨日听见你爷说,爷就是指的贾珍。说看邸报了,邸报就是当时官场上所出现的一种记录皇帝的最新指示,以及最新的一些政治动态,谁犯罪了被抄了,被治罪了,或者谁有功被表彰了等等一些其他情况,这样一个类似于今天的内参,这样的一个东西。这种东西只能是有一定身份的人才能够阅读到,那么贾珍他是三等将军,他有贵族头衔,他也能看到。

那么这个邸报上就有甄家犯罪,被抄家了,而且要调取甄家一些人进京治罪。贾珍看了邸报上的这个消息以后就告诉尤氏了,这个尤氏她不是完全不知道这件事,她还是心中多少有点数,但是她也很疑惑,说甄家都已经这个情况了,怎么还有人来呀?老嬷嬷就跟她说,正是呢,才来了几个女人,气色不成气色,慌慌张张的,想必有什么瞒人的事情,也是有的。就是来的这些人都变了脸色了,因为这是很危险的,说不定什么时候京城这边的甄家的宅子也很快被抄检,所以他们要抢在抄检的人到来之前,赶紧把一些贵重东西往荣国府挪动,荣国府就居然帮他们藏匿了。

那这样一听说这个情况,尤氏当然就不便于再往王夫人那去了。就又回到了稻香村李纨那,她其实已经去过李纨那了,她现在没地待,又去那。又去那以后,就发生一个情况,就是这时候薛宝钗来了。

薛宝钗就不提头天晚上大观园里面抄家的事,只当她完全不知道,其实她怎么可能不知道呢?她就说,她要搬出这个蘅芜院,要回到她妈那去,跟她妈一块住。那么尤氏和李纨两个人听了以后,就互相对着看着笑,心里都明白,这个薛宝钗挺会做人的,她就知道再住在大观园就不方便了,但是她又不把头天晚上发生这事,她知道的这个情况道出来,装傻充愣,只当什么事也没发生,只是我妈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我得回去照顾。这样的话,当然就只能允许她去。

那么这个时候史湘云她和贾探春又到李纨这来了,那么贾探春就听了薛宝钗的话,贾探春就有一个态度,因为原来李纨跟尤氏跟薛宝钗客气,就说那你妈身体好一点,你就还回到蘅芜院来住。贾探春就说,不但姨妈好了,你可以来,就是好了不来也使得。尤氏就说,这话奇怪了,你怎么撵起亲戚来了?客气话都不说了。贾探春就针对头天晚上发生的事有所议论,说,正是呢,有叫人撵的,不如我先撵。亲戚们好也不在必要死住着才好,咱们家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像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贾探春就针对头天晚上的情况发出这样的感慨,后来又交代出来贾探春当然很关心王善保家的,挨她一巴掌以后究竟怎么样?后来传来消息是邢夫人那边责怪王善保家的多事,把她打了一顿。那么探春听到这个消息以后也并不高兴,她冷笑道,这种掩饰谁不会作,且再瞧就是了。

那么这些过场戏也都很要紧,就写出贾氏宗族真是走向没落了,你自己不犯罪,你亲戚犯了罪,因为是老亲,又不能够拒绝人家,就跟着犯罪,帮着人家藏匿罪产,就种下了祸根。然后甄家是被皇帝抄家了,那么荣国府大观园好好的自己来抄家。而且你看矛盾发展到最后就是邢夫人和王夫人斗法,邢夫人就把绣春囊封了送给王夫人,将王夫人一军。王夫人就没主意了,最后就被王善保家的挑唆,就搞了一个夜晚的大搜检,闹到这个地步。

那么尤氏后来就又告辞了李纨那,就往贾母那边去,她也需要给贾母请安。这个时候王夫人已经在贾母身边了,王夫人就站在贾母榻边,贾母歪在榻上,王夫人就跟贾母汇报,甄家因何获罪,如今抄没了家产,回京治罪等等。她当然很不愿意说这些话,但是不得不说,特别是甄家来了一些人,气色不成气色,带来东西藏在他们这,你不能瞒着老太太,得跟老祖宗说。贾母听了以后就很不自在,贾母是一个享乐主义者,享乐至死。贾母见尤氏她们来了以后就把王夫人的话给截住了,怎么说啊?咱们别管人家的事,且商量咱们八月十五赏月是正经。就是在贾元春庆亲以后的这第三个年头,季节变换就逼近中秋了。那么贾母就说不管别人的事,咱们就好好地再过一个中秋节。

那么这个时候,有些笔墨写到贾府的这个情况是越来越捉襟见肘,原来贾府的物资短缺还不至于呈现在贾母眼前,可是这个时候,就居然在贾母眼皮底下,让她知道了荣国府的物资供应已经到了很可怕的地步了。怎么回事啊?尤氏她们就先伺候贾母吃饭,那么就给贾母捧过了一碗红稻米粥,这是一种很高级的供应,红稻米粥,这个细节又是真事隐假语存。

就话说在康熙朝,康熙皇帝他在西郊的园林里面,那边有稻田,他有一次就忽然发现有一棵稻子长得比别的稻子都高,穗儿也挺大。他就让人把那个稻子收下来送给他看,这个稻壳打开以后,里面的米粒是胭脂色的。那么他就觉得这个稻米很特殊,就命令下面的人把没有脱粒的稻米粒当作种子,第二年再种,倒持个两三次以后,就种出了一小片这种特殊的红稻米,叫做御田胭脂米。那么这个是史书有记载的,而且这件事和曹家有密切关系。康熙就把培育这种红稻米,就是胭脂米的任务交给了曹寅,就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正在江宁织造任上,因为江南更是种植稻米的好地方。而且还把这个种子后来又分配了一些给了苏州织造李煦,让曹李两家都在江南来种这个胭脂米。

所以书里写贾家贾母,她能够吃到御田红稻米,也就是御田胭脂米,不是偶然的。他们这家就有这种种子,就能种出这种庄稼。但是这种米的产量很少,而且从书来说,贾家如果他们在庄田上种的话,大量还是要上交皇家的,自己只能留下一小部分,所以尤氏捧了一碗给贾母吃,实际上也只有这一碗红稻米粥。贾母吃了半碗,就吩咐说,把剩下这粥送给凤哥吃去,凤姐从小当男孩养了,所以可以叫凤姐,也可以叫凤哥。那个时候这种贵族家庭,像这种贵族老太太,她开饭不但有厨房专门为她做的上好的饭菜,各房的晚辈也都要拿大捧盒给她表示孝顺,要给奉献饭菜,主要是菜肴了。

那么就写到王夫人、贾政、贾赦,包括贾珍也都按例给她送来了一些他们所奉献的精美的菜肴,贾母就说以后就都免了吧,然后她吃完以后又指着,这碗笋,因为贾政献给他当天的好菜叫做鸡髓笋,在嫩嫩的笋的腔里面是灌的鸡髓,鸡骨头里面的那个精华,这是很精致的菜。她说这碗笋,还有这一盘风腌果子狸给颦儿、宝玉两个吃去。贾母这样一个举动就再次说明她对黛玉和宝玉,一另眼看待,二认为不是冤家不聚头,她老是把他们两个连在一起来着想。然后又说把那一碗肉给兰小子吃去,就是有一碗肉是给贾兰的。

然后写这个贾母写得很有趣,她有一个什么爱好呢?她喜欢看着多多的人吃饭,她自己吃完以后,就让尤氏吃。那么当时探春和宝琴两个人是陪着贾母吃饭的,都吃完了就站起来了,尤氏就说,我一个人在这么一个大排桌这吃,就觉得不习惯。贾母就说,那好,鸳鸯、琥珀,这是她的两个大丫头,你们也趁势吃些,又作了陪客。那么鸳鸯跟琥珀虽然是丫头,也就坐下来陪着尤氏吃饭。尤氏自己带过来的丫头叫银蝶,那么贾母说,这银蝶也不错,也同你主子一块来吃。这样就四个人一块坐在那吃饭。

那么贾母这个时候就说了一句话,这句话很多读友忽略,希望听友们不要忽略,她体现了一个贵族老太太,贵族老祖宗她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伦理观念,贾母说什么呀?贾母就笑道,多多的人吃饭最有趣的。那个时候一个贵族家庭讲究要人丁旺盛,吃饭的时候,开饭要有好多人坐下来一起吃,这样的话,老一辈看着心里就舒服,所以贾母就不由得说出这样的话。但是现在你想想才几个人呢?而且有的还是丫头充数,那不管它了。

贾母就在饭桌边走动,她化食,所以她要走动走动,她看着她们吃饭取乐。忽然贾母就发现一个问题,尤氏的一小碗饭吃完以后应该再添一碗饭,就看见那个仆妇拿着一碗下人吃的饭,就是丫头婆子吃的饭,贾母就不高兴了,说怎么回事啊?发昏了?怎么盛这样的饭给你奶奶呀?那么端饭人就只好汇报说,今天老太太这的饭都吃完了,因为今天不是添了一位姑娘吗?因为她又留了贾探春一块吃饭,所以也就没有多余的饭了。那么鸳鸯就跟贾母解释,鸳鸯对这些事全明白。她说,如今都是可着头做帽子了,要一点儿富余也不能的。王夫人也连忙汇报,说这一二年旱涝不定,田上的米都不按数交的,这几样细米就更艰难了,所以都是可着吃多少关去,关去就是领出来,所以因为生恐一时短了,就都没有富余的。那么贾母听了以后也就谅解了,说这正是巧媳妇做不出无米的粥来。那么通过这样一些很细腻的描写,就把贾府它的物资供应,到了这一年已经捉襟见肘到了这个地步,在贾母眼皮底下就都出现了供应不上的局面了。

那么后来就写尤氏她就回到宁国府去了,她怎么回到宁国府的,有很细致的描写。很多读者不重视这些描写,所以今天我为听友们说一说。那么尤氏她从荣国府出来怎么回到宁国府呢?她走到大门前上了车,是有车的,她的丫头银蝶坐在车沿上,众媳妇尾随也就放下了帘子来。因为这两个府离得并不远,那些放下帘子的媳妇们就带着小丫头们先直走,就到不远的宁国府的门口去等着。那这两个府的府门之间有多远呢?也无非是一箭之路,就是你射一支箭,那个箭在空中运行以后做落地,也就是那么远,那么古人再有力气的武士射箭,一箭之远也没有多远。

这个时候两边大门上的人就都到东西街口把行人断住。因为他们是贵族,普通人还得让他们三分,这个时候,尤氏那个车,有人问她那个车是什么牲口拉的呀?是骡车吗?一般都是用骡子来拉车,但是因为离得很近,所以尤氏这个车就没有用牲口,就是七八个小厮挽环拽轮,轻轻的就把这个车推到这边的台阶上了。于是众小厮就往后退,退过大门的两个狮子之外,这个时候众嬷嬷才打起帘子,银蝶先从车沿上下来,然后再搀尤氏下来。大小有七八个灯笼,就是打灯笼就七八个人之多,一个人提一个灯笼,照的通明,这样才把尤氏送回到她自己的府第。

这样的描写,你不要放过,它告诉你那个时代贵族人士,像尤氏这样的贵族太太,她是怎么从一个府第到另一个府第的,多么势派啊!这个时候,尤氏进门之前,就看见两边狮子下放着四五辆大车,就知道有客人。那么由此可知门前自然停着车,那么马圈当然在另外一个地方,里面还自然拴着很多马,就说明来的人很多。

那么这些人到宁国府来是干吗的呢?请听下一讲。

该节目为付费内容,扫描左侧二维码,
使用最新的安卓或iPhone版本购买后即可畅享。

  • 音乐开放平台
  • 云村交易所
  • X StudioAI歌手
  • 用户认证
  • AI 免费写歌
  • 云推歌
  • 赞赏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