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宁浩:《红毯先生》不只是报恩,也是对这个无效沟通时代的记录

娱乐 硬核说 第461期 2024-02-10 创建 播放:9431

介绍: 参与制作感谢收听
本期节目时长:52分钟
本期节目录制主播:阿甘、ad、宁浩(导演、制片人)
进群加:jackielygt
前言:
本期节目录制于2024年1月24日午后。
阿甘与ad来到宁浩导演的工作室与其进行了一小时的专访,专访前一小时宁浩导演刚在医院进行治疗。虽然身体和精神都能看出疲惫,但回答却非常真挚。
这次专访虽然时间很长,但主...

介绍: 参与制作感谢收听
本期节目时长:52分钟
本期节目录制主播:阿甘、ad、宁浩(导演、制片人)
进群加:jackielygt
前言:
本期节目录制于2024年1月24日午后。
阿甘与ad来到宁浩导演的工作室与其进行了一小时的专访,专访前一小时宁浩导演刚在医院进行治疗。虽然身体和精神都能看出疲惫,但回答却非常真挚。
这次专访虽然时间很长,但主要问题只有三个:
1、《红毯先生》因何诞生,这是部怎样的电影?
2、刘德华与宁浩的结缘故事,为什么刘伟驰非刘德华不可?
3、坏猴子or宁浩的创作论
阿甘个人非常喜欢这一次的专访内容,尤其是后半程导演对新导演、新电影的观点着实令人大开眼界,相信也将为更多从业者指出一条创作路线。
所以希望,如果各位朋友喜欢这期节目,那不要吝惜转发、评论和点赞。
为这部电影,为这些热爱电影,在“好好拍电影”的人也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以下是专访内容提纲:
导演可以谈谈《红毯先生》这部电影的创作缘起?
故事概念由何而来,何时有的?
剧本写了多久?
为什么要拍摄一部把话题聚焦在“演艺圈”的电影?而且在这部电影中,我们非常明确的能看出导演想解构整个演艺行业,不论是刘德华老师还是其他的主要角色,甚至是您自己,都充满了自嘲属性?为什么会如此设计?
演员团队是如何定下的?(为什么会选择由刘德华老师来出演刘伟驰这个角色?)
能谈谈您和刘德华老师相识的经历吗?又为什么时隔17年才看到您二位合作的电影?
什么时候开拍的?拍了多久?
我们认识导演是因为您2006年上映的电影《疯狂的石头》和2009年的电影《疯狂的赛车》,那是两部非常荒诞的商业黑色喜剧电影,甚至被很多影迷称作2000年后大陆最好的喜剧片系列之一。但我们也在之后看了您更早的《香火》《绿草地》等电影,发现居然是两部很严肃很好看的作者电影或者说文艺片。所以您是可以有两条创作路线去前进的,为什么中间的这20年里并不在触碰文艺电影了?
为什么您这次的《红毯先生》其实又有很强的作者表达,甚至有一些讲故事的技巧属于电影节电影。是要重启您的文艺电影创作了吗?
我看这个片子后的第一感觉,认为这是一部描写:一个再过去几十年时间里被演艺圈系统驯服到极致,甚至变成演艺圈体制一部分的人,在面对当下演艺圈的系统新规则时产生出了不安与抗拒,最终他无法面对这个系统乃至崩溃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本身是否也有您自己的内心投射呢?
猪在这部片子里是一个很强的意象,在观影的过程当中提供了不少的乐趣。猪一开始是巨星刘伟驰和老乡友好的信物,当双方友谊破裂后,一只猪仍在五星酒店的高层过养尊处优的生活。再到最后在一片慌乱中,猪从最高处坠落,命陨当场。导演能不能分享一下,为什么要在故事里设计这样的一个意象。以及它到底代表的是什么?
这部电影中摄影机或者说摄像头更合适,是一个存在感非常强的存在,几乎在每一场戏都出现了。不论是红毯现场记者们手中的、在片场出现的、车载的、手机中的都在这个故事中存在感非常强。甚至某些场景里,摄影机还映射了角色的恐惧,不安,对抗等情绪。一个最应该享受镜头的人,同时镜头也是他最大的恐惧,这是一种刻意的设计吗?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片中用字条让刘伟驰道歉的那个破车司机,自始至终没有露过正脸,我们只在他的行车记录仪里听到过他的声音,这是刻意的设计吗?在看片时我会有一个疑问,即是最开始刘伟驰挪别人的车,是因为那辆车乱停堵住了出口。但到最后,刘还是透过视频给这个司机道了歉,是否这也是在说刘被现实所驯服了呢?
片子里用的是“城里人下乡”这个比较典型的错位发生模式,各种误会与错位叠加在一起后产生的荒诞效果,而电影一直在强调的沟通是这部电影的主题,开场华哥换衣服那场戏说:无法沟通,不如不沟通。到他与导演您虽然不能沟通但始终在尝试沟通对电影主题的表达。再到最后沟通彻底失败引起的巨大反应。完成了一个闭环表达,您是怎么理解这部电影中所强调的“沟通”二字的?
因为我们两个人接触过很多的电影人也参与过一些电影创作的过程,我们在这片子里看到了几乎每一个剧组都会遇到的乱象和波折。每一场活动都会存在的表面风光下的暗潮汹涌和勾心斗角,您拍摄这部电影的过程中不担心会得罪人吗?哈哈哈哈!
这部电影让我想到了一句话:这个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虽然故事里演艺圈的每个人,每个场景似乎都在尽可能的保持优雅和体面。但每一个优雅与体面的背后都是草台班子一样的凑合、迁就、妥协和荒诞。您认同这个理解吗?又或者有什么其他的诠释?
2012年坏猴子成立,16年的九月又推出了72变电影计划,之后推出了文牧野,申奥,温仕培,王子昭导演等一大批优秀的电影导演。而您的身份也从一名导演,变成了制片人,老板。为什么会有这样身份上的变化?
随着您在中国电影届的地位越来越高,也越来越重要。你会担心自己,因为你变得越来越重要,不可避免的去接触、操作一些事情,然后你会受到一些干涉和诱惑,进而难以保持创作吗?
我看过几篇您的专访,其中有一次您曾对年轻导演提出三个忠告:先活下去再谈理想;保持独立思考,共识不见得是真理;不要觉得他人的付出都是应该的。您可以延展解释一下这三个忠告吗?
因为我们这个节目其实也有很多创作者在收听,我想替他们问问导演,坏猴子还会再吸收新的创作者吗?选材标准又是怎样的?
最后的一个问题,导演在《红毯先生》之后的工作计划有什么能透露给我们的吗?

  • 音乐开放平台
  • 云村交易所
  • X StudioAI歌手
  • 用户认证
  • 音乐交易平台
  • 云推歌
  • 赞赏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客服热线:95163298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4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