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思自述2】《陈永贵》,治疗心病

文学出版 名校大师课 第10期 2019-07-01 创建 播放:1996

介绍: 吴思老师写的第一本书是一部传记,就是《陈永贵》 (1993年出版)。陈永贵是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的党支部书记。1964年时毛泽东看到了一篇关于大寨之路的报道,听过详细的生产汇报后,他决定在全国推广这种新中国农村、农业发展道路。

陳永貴成为大寨模式的创始人。然后,他在文革期间参与昔阳县夺权,经过一系列的政治博弈,最后当上了...

介绍: 吴思老师写的第一本书是一部传记,就是《陈永贵》 (1993年出版)。陈永贵是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的党支部书记。1964年时毛泽东看到了一篇关于大寨之路的报道,听过详细的生产汇报后,他决定在全国推广这种新中国农村、农业发展道路。

陳永貴成为大寨模式的创始人。然后,他在文革期间参与昔阳县夺权,经过一系列的政治博弈,最后当上了国务院副总理、政治局委员。他从一个识字勉强的农民转变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代表了一条成功的农村发展道路。

吴思的这部书完成于90年代初期。在这之前,他大学一毕业就到了《农民日报》工作,一待就是十年。而到了87年前后,“大包干”开始了,改革的重点转移到了城市,吴思老师也想离开这个农村研究这个领域了。虽然这一时期他对农村已经十分捻熟,但他的心病依然没有痊愈:为什么陈永贵的大寨之路成功了,而我学大寨则一败涂地?是我太笨吗?还是有着其它什么原因?带着这些问题,吴思老师认真地反思了大寨模式。

按照大寨模式的承诺,只要有人带头苦干,并且把危害集体利益的政策、带有资本主义倾向的道路遏制住,那么最终就会建成大寨式的村庄。在这个社会主义的乐园里,人人都大公无私,生活富裕。然而,现实情况着实给吴思老师浇了一盆冷水——在自留地里,农民都勤勤恳恳,可一到了生产队的地里,人人就都偷奸耍滑起来。吴思老师带头刨十镐,底下的人才刨三镐,而且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大家提起兴趣追上那七镐……学大寨的路自然也就失败了。

后来,吴思花了近两年时间写成了陈永贵的传记,终于弄清了自己失败的原因。“此天也,非战之罪”,原来大寨模式并非大势所趋,陈永贵的成功也只能算是个体案例。真实的情况就是:人是一种趋利避害的生物,这才产生了私有制,这是人的本性。学大寨的道路是一条与全人类的本性做对抗的道路,当然会走进死胡同。

现在,这种看来十分简单浅显的道理,但在那时刚从阶级斗争的窠巢走出来吴思来说,认识到这点却费了很多时间。

该节目为付费内容,扫描左侧二维码,
使用最新的安卓或iPhone版本购买后即可畅享。

  • 音乐开放平台
  • 云村交易所
  • X StudioAI歌手
  • 用户认证
  • AI 免费写歌
  • 云推歌
  • 赞赏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