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班固《咏史诗》:刚强的女性

文学出版 欧丽娟·醉美古诗词 第25期 2019-02-26 创建 播放:12888

介绍: 网易云音乐的朋友大家好,我是欧丽娟,欢迎收听《醉美古诗词》。

上一期,我们讲了辛延年的《羽林郎》,这首诗讲了一位坚贞的女性,在遇到豪强的诱惑和调戏的时候,在保有礼貌与教养的情况下,勇敢地表达立场,确立了贞洁的风范,真是令人赞叹。

今天我们要讲一位同样刚强的女性,但她不是为了婚姻爱情,而是身为一个女儿,为了尽孝...

介绍: 网易云音乐的朋友大家好,我是欧丽娟,欢迎收听《醉美古诗词》。

上一期,我们讲了辛延年的《羽林郎》,这首诗讲了一位坚贞的女性,在遇到豪强的诱惑和调戏的时候,在保有礼貌与教养的情况下,勇敢地表达立场,确立了贞洁的风范,真是令人赞叹。

今天我们要讲一位同样刚强的女性,但她不是为了婚姻爱情,而是身为一个女儿,为了尽孝道、救父亲,于是挺身而出,展现大无畏的勇气。她,就是鼎鼎大名的缇萦,班固专门写了一首《咏史诗》来赞美她。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班固的这首《咏史诗》。

班固是谁呢?

班固,他博学又有才华,是《汉书》的主要作者。他的父亲是历史学家班彪,弟弟是投笔从戎的班超,妹妹班昭才华洋溢,在班固死了以后续修《汉书》,终于完成了这部重要史书,可见,班家一家人都是出类拔萃的人物。

一般人总以为,班固在历史学方面的才华不如司马迁,而《汉书》也比不上《史记》的成就,但这其实是有待商榷的,因为两个人各有所长,写作的条件也不一样,其实并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何况,班固除了克绍箕裘,继承父亲的遗志完成《汉书》这部史学巨作之外,他对诗、赋都有很大的贡献。

以汉赋来说,班固写的《两都赋》,是京都大赋的代表作之一,影响到了后来张衡的《二京赋》和左思的《三都赋》,可以说是京都赋的开创者。另外,以诗歌来说,班固的五言《咏史》诗,开创了“咏史”的这个崭新题材,这可是前所未有的诗歌类型。

所以客观地说,司马迁是一个伟大的史学家,但班固却同时是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这是衡量他的历史地位的另一个指标。

了解了班固这个人之以后,我们谈谈他的《咏史》诗。班固的《咏史》诗非常重要,原因有两个。

首先,它是第一首由文人所写的五言诗。这显示了五言诗在民间流行之后,开始被知识阶层接受和运用。而这对于五言诗的发展来说非常关键,因为这么一来,五言诗才能被提升,透过内容的深刻化和高度的艺术琢磨之后,成为文人抒情言志的最重要形式。

第二,这首诗开创了一种新的内容题材,奠定了“咏史”这种书写的类型。顾名思义,“咏史”就是歌咏历史,“咏史诗”就是歌咏历史的诗,主要是针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来加以描述,并且进行功过得失的判断,让人可以从中获取历史教训,这是唐太宗所说“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的做法。或者呢,诗人也可以单纯地藉以抒发情怀也可以,所谓的“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而这也是咏史诗很常见的一种类型。

班固的这首《咏史》诗就写了孝女缇萦勇敢救父的故事。诗中说: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太仓令有罪,就逮长安城。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上书谓阙下,思古歌鸡鸣。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一开始,诗人感叹“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他说在唐尧、虞舜之后,夏、商、周三代君王的德行越来越浅薄,刑罚也越来越苛峻,尤其以肉刑最为严苛。肉刑,是指对罪犯身体外部的残害,以达到处罚的目的,包括哪些呢?有黥(在脸上刺字)、劓(削掉鼻子)、膑(斩断脚)、腐刑(宫刑)。这些肉刑所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转的,不仅影响罪犯的生活,还会变成他们终身的耻辱。

而缇萦的父亲不幸地遇到了这样的状况:“太仓令有罪,就逮长安城”。这里面说的“太仓令”就是缇萦的父亲,他叫做淳于意,曾经担任过太仓令(或者说太仓长),他是汉初著名的医学家。他为什么会遇到这样的大灾难呢?司马迁就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里讲了这件事。

原来,淳于意医术精湛,甚至能够断定病患的生死。但是他有时候不肯医治病患,故意不在家让病家找不到,因此得罪了不少的世家贵冑,引起了一些医疗纠纷。所谓“病家多怨之者”,这些病家有很多埋怨他的,竟然上书朝廷控告他,结果淳于意被判有罪。

根据当时的刑律,凡做过官的人被判肉刑,必须押送到京城长安去执行。就在淳于意要被押送到长安的时候,他的五个女儿跟在后面哭,淳于意忍不住发起火来,怒骂说:“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意思是生了孩子却不是儿子,女儿呢遇到紧急情况就只会哭,没一个有用的!这就是班固所说的“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他恨自己没有儿子,遇到困难危急的时候就孤立无援。

最小的女儿缇萦听了十分心痛,她就奋勇跟随父亲到长安,并且她居然给当朝的皇帝上书。上书的内容一个为父亲辩解。其中说“齐中称其廉平”,意思是说齐国这个地方的人都称赞父亲的廉洁公平,却犯法而受到刑罚,这是替父亲申冤。

第二个重点是请皇帝给父亲改过自新的机会。缇萦说:“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可得。”她深深痛切接受死刑的人无法复活,而受到肉刑者也无法恢复原状,即使当事人想要改过自新,却再也没有办法了,只能永远活在残缺里。

上书的第三个重点是缇萦表示要代父受过的心愿。她说:“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意思是她愿意捐出自己进入官府当奴婢,来抵销父亲的刑罚,让他能改过自新。

缇萦这种牺牲自己、拯救父亲的精神,感动了汉文帝,于是“上悲其意,此岁中亦除肉刑法”。皇上悲悯她的心意,居然在那年里废除了肉刑法。以上就是缇萦救父的过程。

我们可以注意到,缇萦上书的内容,到了班固的诗里有了一些变化。

第一,班固省略了原本详细的论证层次,浓缩为“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上书谓阙下”三句。这三句说缇萦悲痛父亲所说的话,痛惜人一旦死了就无法重生,于是上书给当朝的皇帝。其中只讲死刑而不谈肉刑,避轻就重,效果更强烈。

而第二个变化是,班固通过化用《诗经》的典故,来增加感性的部分。缇萦说的“思古歌鸡鸣。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这三句,使用了《诗经》的两个典故。

一个是“思古歌鸡鸣”,意思是缇萦追思古人,引用了《国风‧齐风‧鸡鸣》这一篇。根据清代崔述的解释,《鸡鸣》这一名篇的主旨是赞美君王勤政爱民,那如此一来,缇萦的“思古歌鸡鸣”就表达出她追思古人,对汉文帝给予寄望的心声。

第二个典故是“晨风扬激声”,缇萦引述了《国风‧秦风‧晨风》这一篇,这一篇是这样写的:“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实多”主要是感慨君父忘记了臣子。那么,“晨风扬激声”这一句的意思就是说,缇萦透过《晨风》这一篇扬起激昂的声音,呼唤汉文帝不要忘了对臣子的顾念啊。

可见,缇萦上书的时候引用《诗经》的《鸡鸣》《晨风》两篇。她一方面希望汉文帝效法古人,勤政爱民,另一方面更是殷殷地期待,汉文帝不要忘了臣女的一片孝心。

而缇萦的那份至情令人无比动容,以至于“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深深打动了皇帝的恻隐之心,于是不但特赦释放了淳于意,还废除了千百年来的肉刑。

讲到这里,我们要注意一点,在《史记》的记载里,缇萦上书的时候并没有引用《鸡鸣》《晨风》这两篇哦,连班固的《汉书》中也没有提到。那班固在《咏史》诗里做这样的增补,又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很明显的,这是文学性的做法,缇萦的形象就更加优美而深厚了。

你看看,首先,她虽然年纪不大,却拥有很好的文书能力,言词恺切,还能引用《诗经》来表达深刻的感情,那就展现出饱读诗书的大家闺秀形象,在皇帝面前必然可以增加她的分量。其次呢,引用《诗经》来让文章更深刻、更委婉,也会强化抒情说理的感染力,那这些就是班固会如此改写的原因吧。

况且,班固虽然添枝加叶,做了文学性的虚构,却并没有违背情理,甚至更加强了合理性、说服力。因为就常理来说,淳于意的女儿应该是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的,而“引诗”,也就是引用《诗经》,这是从先秦以来本来就是传统士大夫在交流过程中的基本表现。这么一来,缇萦的上书引诗,就充分显示出名门才媛的教养,那这也让她的孝心和孝行更加感人。

班固讲完了缇萦救父的故事以后,还是忍不住回到历史学家的习惯,他在篇末做了一个总结。班固说:“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百男”是形容众多男性的意思,而“愦愦”是糊涂、心智昏乱不明的样子。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世界上的“百男”——众多的男性,是多么的糊涂昏聩,根本比不上一个小女子缇萦啊!

这样的赞美,可以说完全颠覆了淳于意,或者说大部分的人的认知。想当初,淳于意不就气极败坏地说女儿是不中用的。他说:“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那么当他被释放以后,一定会对缇萦刮目相看吧?他应该也会后悔说过这样轻视女儿的话吧?

而一个小女孩缇萦竟然抵得过世界上的“百男”,这有没有夸大其词呢?班固又为什么对缇萦做了这样高的推崇呢?我们来想一想。

首先,在男女有别的情况下,儿子可以离开家门,名正言顺地一路跟随父亲,成为父亲的助手。但是年轻女性是出不了大门的,外面的世界对女性并不怀有好意,甚至常常给予阻力。因此,缇萦可得要付出更大的勇气、承受更大的艰辛。单单这一点,这就已经赢过了男性。

其次,到了京城以后,儿子未必有胆识上书给皇帝,更不一定可以井井有条地为父亲辩解。可见缇萦的文笔和头脑都属于上乘,绝不亚于男性。

第三呢,也是最重要的,很少有人愿意牺牲自己,换给父亲重生的机会!

所以说,缇萦的胆识、头脑、学问、才情和孝心都是天下第一流的。她既然这样的杰出,也就难怪班固会赞赏说“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了。

缇萦啊,确实是一个非比寻常的女性。让我们再进一步设想一下,当她年龄渐长,阅历更丰富,担当起一个家族的重任的时候,她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很巧地,在汉乐府诗里,就有一首赞美女家长的诗,那应该就是缇萦的未来。

在汉乐府的《陇西行》这首诗里,描写一位妇女她待客从容又合宜,进退之间分寸恰当,堪称是“上得了厅堂,进得了厨房”,把客人招呼得妥妥贴贴,自己又十分严守礼节。诗人就称赞说“取妇得如此,齐姜亦不如”,意思是能娶到这样的妻子,那真是连齐姜都比不上啊!

那么齐姜又是谁呢?她呀是齐桓公的女儿,嫁给流亡到齐国的晋公子重耳,然后用智谋帮助重耳登上王位,就成为鼎鼎大名的晋文公。《诗经‧陈风‧衡门》还特别对她赞美说:“岂其取妻,必齐之姜。”意思是说,你如果要娶妻子的话,就要娶齐国的齐姜,她等于是妻子的最佳人选。而在这样的高标准之下,《陇西行》居然说诗中的女家长是“齐姜亦不如”,那她的杰出简直是无与伦比了。

于是,这首诗在最后一联索性总结说:“健妇持门户,亦胜一丈夫。”他说由这样一位刚健的妇女操持门户,她的成就也会胜过一家之主的大丈夫呢。这不就等于是班固所说的“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吗?你看汉代女性的光辉,堪称是光芒万丈,令人炫目。

好啦,讲到这里,我们看到了汉代女性的杰出地位,她们把女性的伦理意义发挥到极致,成为道德的强人,甚至超越了男性,因此获得了诗人一致的赞美。

下一期,我们要继续谈汉朝的文人诗,在班固以后,文人的写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对后来的诗歌贡献很多。我们下一期再见。

该节目为付费内容,扫描左侧二维码,
使用最新的安卓或iPhone版本购买后即可畅享。

  • 音乐开放平台
  • 云村交易所
  • Amped Studio
  • X StudioAI歌手
  • 用户认证
  • 音乐交易平台
  • 云推歌
  • 赞赏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客服热线:95163298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4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1] 1186-05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