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生物必修三第3章第一节)

知识 乐学生物 第10期 2018-02-25 创建 播放:53

介绍: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生物必修三第3章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首先,我们要讲的是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这里就需要引入几个实验了。在了解这些实验之前我们要知道前3个实验使用的植物都是: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它的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部位是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尖端下部。单侧光只影响生长素分布,不影响生长合...

介绍: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生物必修三第3章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首先,我们要讲的是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这里就需要引入几个实验了。在了解这些实验之前我们要知道前3个实验使用的植物都是: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它的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部位是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尖端下部。单侧光只影响生长素分布,不影响生长合成。琼脂块无感光作用。向光性是指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首先是达尔文的实验。达尔文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达尔文第一个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单侧光的照射。结论为单侧光引起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第二个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尖端,结论为胚芽鞘的向光性弯曲与尖端有关。第三个实验的自变量是锡箔罩罩住胚芽鞘的部位,结论为: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第四个实验的结论是发生弯曲的部位在下部。达尔文通过这些实验总结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下面是鲍森詹森的实验。他发现将尖端切除后胚芽鞘将不生长和弯曲。用云母片或玻璃片切割尖端,胚芽鞘也不会生长和弯曲。但是用琼脂片切割时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下面是拜尔的实验,他的实验得出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于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的。最后就是温特的实验了,他把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切成小块,放于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通过与对照组的对比他得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由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他把这个化学物质命名为生长素。后面通过科学家们的研究确定了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除了吲哚乙酸外具有生长素效应的还有苯乙酸和吲哚丁酸。根据几位科学家的努力,我们知道了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下面要补充一下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 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为植物激素。下面我们讲的是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在胚芽鞘,芽,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也就是单方向地运输,称为极性运输。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而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在单侧光,重力等作用下,在细胞分裂特别旺盛处,比如顶端,生长素由向光侧移动到背光侧。这就是横向运输。最后我给大家讲一下判断胚芽鞘生长的方法。这里有三看,一是看是否有生长素来源,如果没有则不生长不弯曲,有的话我们再看生长素是否运输到下部。如果没有那么不生长,不弯曲,有的话我们再看生长素是否分布均匀。均匀分布则直立生长,不均匀分布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生长。

  • 音乐开放平台
  • 云村交易所
  • X StudioAI歌手
  • 用户认证
  • AI 免费写歌
  • 云推歌
  • 赞赏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