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知识 高考生物知识点 第38期 2024-01-10 创建 播放:1720

介绍: 1、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特点:
→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的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
→自然界中生物的进化无法靠一个个体完成,群体的生物个体间的交配和繁殖是生物进化的基本保障。因此种群是生物进...

介绍: 1、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特点:
→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的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
→自然界中生物的进化无法靠一个个体完成,群体的生物个体间的交配和繁殖是生物进化的基本保障。因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基因库、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
✓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基因频率: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种群的进化过程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基因频率=(某种基因的数目)/(控制同种性状的等位基因的总数)×100%
✓基因型频率:某基因型个体数占种群的全部个体数的比率。
基因型频率=(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数)/(个体总数)×100%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1)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其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
(2)生物自发突变的频率虽然很低,但是种群是由多个个体组成的,每个个体的每一个细胞内都含有成千上万个基因,这样每一代就会产生大量的突变。
(3)基因突变产生的新的等位基因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和基因重组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基因型,从而使种群出现大量的可遗传变异。
(4)由于突变和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因此他们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不断提高。相反,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下降。
(2)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4、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 音乐开放平台
  • 云村交易所
  • X StudioAI歌手
  • 用户认证
  • AI 免费写歌
  • 云推歌
  • 赞赏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