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马浜之声 | 碎梦集 (第十四期)

知识 上政野马浜之声 第86期 2018-04-19 创建 播放:47

介绍: 主播:程敬欣
后期:章榆楠
文本:龚天琪

寒食过云雨消
不夜侯正好
又是一年采茶时节暖阳照
风追着蝴蝶跑
谁家种红苕
木犁松土 地龙惊兮蚁出巢
翠盈盈悠香飘
茶垄漫山绕
钻进田间扯下笠帽 春眠要趁早

在院中将新叶翻炒
一篮接着一篮倾倒
微火烘烤这玄味羡煞春草
人就像茶得受得了高温熬
叶片从浮...

介绍: 主播:程敬欣
后期:章榆楠
文本:龚天琪

寒食过云雨消
不夜侯正好
又是一年采茶时节暖阳照
风追着蝴蝶跑
谁家种红苕
木犁松土 地龙惊兮蚁出巢
翠盈盈悠香飘
茶垄漫山绕
钻进田间扯下笠帽 春眠要趁早

在院中将新叶翻炒
一篮接着一篮倾倒
微火烘烤这玄味羡煞春草
人就像茶得受得了高温熬
叶片从浮到沉由卷至舒艰辛多少
采茶诗里一首歌 唱破春晓

——温莨《采茶纪》


青田垄上,故人来归。看遍世间人生未老之时,拂衣而去,归隐山下。淡了刀光剑影,忘了恩怨情仇,江湖从此逝,一夜入扁舟。隐修者独处一隅,或居于山巅。他们或居茅棚,或住庙宇,或生活在原始的天然山洞里,言语和善却又似藏玄机。

在白云缭绕的终南山,茅棚是草木筑成的简陋茶室,它就像一千六百年前陶渊明的桃花源,山中隐士、过往云游者都可以在这里煮雪饮茶,坐看云卷云舒。在终南山的山谷里,千百年来众多的茅棚、草庐具有同样的意义为住山的人提供遮挡风雨的住所,用茶、水、琴、清淡的饮食来重建文明世界里几度失衡的心。

茅棚的布局、建筑,借用山中本有的水源、树木、石头本有的形态、格局,安然地与山谷融合在一起,没有突兀之感。它就像是从终南山的山谷里生长出来的一片竹林、森林,你在嗅到茶香和吃到美味的饭菜时,会有一种格外的亲近感。以自身的山居生活和淡泊文字,践行着一种与现代都市生活形态截然不同的生活原则,这是隐士的生活。

在茅庐迎风展卷,墨香、茶香四溢的黄昏,人被青草和风的波浪包围,衣袍就像仙人们飞升之时那样摆动,这样的美就像水墨画的写意,轻松而自得。为自己建造一个草庐,在深山中,有山、有水,这就够了。青灯黄卷一页翻过,不如对花春野,心无所住、无所滞,戴着草帽云游青山、泉石之下,茶汤暖人,夫复何求?

一座草庐就是一个桃花源,在这里许多人轻易地忘记了时间,每天听着鸟鸣和流水的声音过日子。为了喝到一壶茶,我们需要有耐心等待洁净的水、茶器以及散发木材芳香的火慢慢地生起,就像我们坐在山谷看月亮、白云,看莲花从水里悄悄地开出花来,明净的光和茶碗里的茶汤是那样的温暖。

在终南山,晒茶、煮茶,做一个像庄子那样悠游自在的煎茶翁,戴着斗笠捡拾木柴,可以慢慢地进行,这样的生活是一大乐趣。一壶茶、一座山、衣袖藏满清风以及去年桃花的味道,流水随着大风吹过草声,细呷清茶的人心里笃定,似乎可以随风而去。坐在树下、耳畔可以听到煮茶的木柴响声,一呼一吸之间,木柴燃烧时的香气也溢满山野。

凭着一壶茶,可以独对明月与积雪,可以笑谈春华与秋实,这是中国隐士们在山中饮茶的时候用几千年的时间培养出来的恬淡、安宁的心态。这种安然、淡泊保存在历代高士的心怀中,只有活的水、火,清净的器、自净的心才能体悟它的存在与秘密。喝茶就是净心,让古老的流水洗尽我们的贪嗔痴,才能从心底感受到世间万事如流水、昨日郁郁黄花、苍苍云霓,不过是一壶茶中的幻化与心事。

文章来源:部分摘自《一个人,在终南山喝茶》

  • 音乐开放平台
  • 云村交易所
  • X StudioAI歌手
  • 用户认证
  • AI 免费写歌
  • 云推歌
  • 赞赏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