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马浜之声.【台北台北^_^】

知识 上政野马浜之声 第31期 2017-12-08 创建 播放:10

介绍: 主播:袁诗沁&仝玲燕
文本:薛亦隽&龚依琳
后期:马屹阳

你,向左走;我,向右走,然后,相遇。远处的101大楼,在黑夜星火的繁华中穿透沉寂;贯穿城市地下的捷运,如同血脉一般将整座城市紧紧联结;色彩斑斓的西门町,每天都在开始一场场不会落幕的时尚秀;阿里山里洁白的桐花落了一地,一丝一丝的花瓣铺满浪漫。这里是台北,请跟我来...

介绍: 主播:袁诗沁&仝玲燕
文本:薛亦隽&龚依琳
后期:马屹阳

你,向左走;我,向右走,然后,相遇。远处的101大楼,在黑夜星火的繁华中穿透沉寂;贯穿城市地下的捷运,如同血脉一般将整座城市紧紧联结;色彩斑斓的西门町,每天都在开始一场场不会落幕的时尚秀;阿里山里洁白的桐花落了一地,一丝一丝的花瓣铺满浪漫。这里是台北,请跟我来,带你走进台北的故事。 在恋恋风尘中,我遇见了你——台北。 这不是让人一眼惊艳的城市,却让你在后知后觉中无比怀念。 于是,在离开的时候,总要不断怀想,我什么时候一定要再来。 走没有走完的路,看没有看完的故事
从桃园机场出来,穿过绿色的山林,我的大巴驶向台北,窗外林立的繁体字店牌在身后悄然退去,像是泛黄色的信笺透着一些怀旧的色彩。窗外又下起淅淅沥沥的雨,将窗外的色调涂抹沁润开来,台北是个充斥着细雨的城市,安静得让人捉摸不透,又带着透明的忧伤。一切,熟悉又陌生,一圈一圈的涟漪是历史的年轮的印记,承载着台北人的岁月、情感和沉淀!
身边的男孩一直低着头看膝头的笔记本里的电影,那个电影我看过,桂纶镁的《第36个故事》,“城市是空的,故事是人写的。”偌大的台北,总有这样或那样的故事,正因为有你的参与,才变得幸福又真切。温情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小小幸福,甜蜜又文艺,就像属于这个城市的气息。台北车站到了,也许你会诧异这里的质朴或陈旧,没有大钟,没有电梯,但却质朴得可爱。不论男女,不论老少,都是像棉花糖一样柔软的声音,带着一丝甜蜜与娇气。我们,落定,台北。
我们先去圆山饭店,在台北车站进入捷运站,坐2号线,到圆山站下车,圆山饭店就在附近。这是一个有故事的饭店。它的原址本来是日治时期的台湾神社,到了上世纪50年代,蒋介石看到台北还没有一家像样的五星级饭店,感到接待外国政要很不方便,于是想到要盖一座“国宾馆”, 于是,1952年圆山饭店落成了。这里湮没了许多历史风云,见证了很多台湾的故事。
我们进去看看吧,饭店里高贵奢华,很像皇宫的朝堂,红色的巨大圆柱,红色的地毯,顶上的巨型宫灯浸透出蜂蜜色的黄光,下面是长串的红色丝穗,只能说,这里的一切都很“中国风”。我们可以去金龙厅看看,那里有一座小型盆景,看到上面那条喷水的金龙了吗?它是这里的最古老的文物之一,曾经是日统时期神社里的铜龙,龙嘴会喷水,方便来参拜的人洗手。你发现什么异样了吗?是龙爪,因为铜龙出自日本工匠之手,所以这条龙是三爪而不是中国传统的五爪龙。1987年,圆山饭店扩建时,将铜龙移到了金龙厅,并且镀上了一层金色,就成了现在你所看到的样子。
圆山饭店有总统密道,不知道你能否见到,因为很多时候它并不对外开放。密道九曲十八弯,有长长的滑梯,据说密道一直通向外面,发生战事时,显贵政要可以从密道撤离。至于通向哪里,我也不知道,有说直通蒋介石的士林官邸,还有的说是直通台湾空军基地。无论如何,这样的设计的确用心良苦。
圆山饭店的背后就是阳明山了,看到远处升腾的雾气了吗?那是阳明山的地热;或者你可以闻到空气中硫磺的味道,因为这里有硫磺温泉。我们上山看看吧!看到那边的圆顶建筑,是中山楼,100元台币上面的图案就是它了。中山楼完工于1966年,这一年也是孙中山百年诞辰的年份,所以这里很多数字都与100有关,楼内有100级阶梯,楼梯扶手上有100颗大理石寿桃,主建筑长宽都为100米等等。
阳明山上还有邓丽君的墓地,登山的路上想起这个清婉的女子唱过那么多动听的歌,心里多了一些怀念。山间还有许多农家菜馆,一个高耸的信号铁塔掩映在绿色山林中,据说80年代时很多在海峡另一端的人听到台湾电台的广播,信号就是从这座塔发出来的。
春季的时候,你可以看到山脚下一大片绚烂的花田,柠檬黄色的花朵开得正鲜艳,不过只有种植水稻的空档期才能看到,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等到花枯萎的时候耕到泥土中成为有机肥料。
从阳明山下来,下一站,我们去台北故宫博物馆。
台北故宫博物院在阳明山脚下,里面收藏着从商周时期开始历代皇帝收集的各种稀世珍品,约70万件。
台北故宫虽然小巧灵秀,却被打造得温馨可爱。售票大厅的大屏幕上播放着以馆内文物为主角的动画,比如皇帝的玩具盒里的小玩意儿复活的故事,你会发现这些短片很西化,因为,参与制作影片的正是好莱坞电影《博物馆之夜》的原班人马。而门口有很多印章,文物主题的、建筑主题的,拿门票或是地图就可以在这里盖上各种免费的印章,留作纪念。
说到台北故宫,经历也是多有坎坷。1933年,抗日战争前夕,北京故宫博物院开始选择重要文物南迁。先后辗转到上海、南京等地,1948年底,国民政府命令故宫博物院挑选贵重文物用军舰转运到台湾;此外,还有一部政要,也带来了大量的传家宝贝或是从各地搜罗来的珍奇异宝,但时局多变不得不变卖家产,这些被卖掉的或是捐赠的宝贝就被渐渐收拢到台北故宫中,然后,才有了台北故宫博物馆。对了你看过《台北故宫》的纪录片吗?讲的就是这段文物搬迁的历史,有机会可以了解一下。
然后我们进馆参观吧,台北故宫总共有三层展厅,第一层是关于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主题馆以及佛教文物,值得一提的是一个叫“失去的故土”的展厅,这里用地图形象展示了清王朝从尼布楚条约开始割让给俄国的全国领土,精确到每一座山的坡度、湖泊的枯水期等等,,这是关于过去的酸楚,真实而沉痛,让人们,勿忘历史。
顺着阶梯上到二楼展厅看看吧,这里有台北故宫的“镇馆三宝”——毛公鼎、翠玉白菜和肉形石。看那边的毛公鼎,浑圆敦实,它1843年出土于陕西岐山,是2800年前西周的器皿,因为鼎内有32行小字关于册命毛公的铭文,所以文史专家把它称为“毛公鼎”。而那边的翠玉白菜,也是很多游客叹为观止的珍贵展品,这是由一块半白半绿的玉石雕琢而成的,白色的白菜梗和翠绿欲滴的白菜叶水灵鲜嫩,色彩润泽、水头十足,你注意到白菜叶上那两只活灵活现的小虫了吗?一只是蝗虫,一只是纺织娘,白菜寓意清清白白,象征新娘的纯洁,而小虫则象征多子多孙。这棵玉白菜据说曾经是清末瑾妃的嫁妆,是北京永和宫的摆器,那边的清代的石形肉也极为逼真,肉皮上那密密细细的毛孔都清晰可见,肥瘦分明,让人垂涎欲滴。
还有一个名为“皇帝的玩具盒”的展区,则必须借助放大镜观察才能体会到精妙之处。拇指大小的象牙雕刻的龙船上,那龙须似乎马上要随风飘逸起来;核舟上微雕的镂空窗格若隐若现;黄桃木刻上小指大小的农夫袒胸露乳神态自然。,此外,书画展厅还有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等等,在这些精美绝伦的展品面前你忍不住哽咽感慨,也许是埋藏在心底的那份归属感,那些历史的灵魂让人共鸣。
当然,馆内专门开辟的相关主题的购物区,现代工艺的玉白菜、兰亭集序的购物袋或是可爱的白菜玩偶都能看出他们的用心经营。不过这些纪念品大都身价不菲。
或者,你可以试试这里的“故宫餐”,白瓷“毛公鼎”盛的浓汤;勾着浓浓芡汁的卷心白,还有油光发亮的东坡肉,这些实实在在的美味。

  • 音乐开放平台
  • 云村交易所
  • X StudioAI歌手
  • 用户认证
  • AI 免费写歌
  • 云推歌
  • 赞赏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