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上):中国风创作的典范

音乐播客 方文山的音乐诗词课 第14期 2018-05-22 创建 播放:73603

介绍: 听友福利:每期节目后会播放完整本期讲述的歌曲哦,小伙伴可以下载永久畅听。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欢迎听友们再次聆听方文山的音乐诗词课!

刚刚的旋律相信大家都蛮耳熟能详的。是的,本堂课聊的就是这首《青花瓷》。主要区分为两个区块,一个当...

介绍: 听友福利:每期节目后会播放完整本期讲述的歌曲哦,小伙伴可以下载永久畅听。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欢迎听友们再次聆听方文山的音乐诗词课!

刚刚的旋律相信大家都蛮耳熟能详的。是的,本堂课聊的就是这首《青花瓷》。主要区分为两个区块,一个当然就是音乐专业上的作曲、编曲,再就是讲述汝窑的来历。因为汝窑其实是《青花瓷》这一首歌一开始的一个创作缘由。“天青色等烟雨”里面的“天青色”,其实是汝窑的颜色,它并不是青花瓷的颜色。

好的,那这首《青花瓷》完全符合所谓中国风歌曲的三大特征,不论是从歌词、作曲以及编曲上,都可以说是中国风创作的一个典范。那这首歌旋律上采用的是五声调式,整首旋律就只出现五个音:do/re/mi/sol/la。这首《青花瓷》它的作曲结构相对于其他中国风歌曲来说更严谨,它具有更强的一个逻辑跟关联性。

《青花瓷》全曲的音乐结构形式是ABABB,也就是主歌、副歌、主歌、副歌,最后再唱一遍副歌,全都是八小节一段的主歌跟副歌。还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周同学在这首歌里面的和声编写。这和声创作极其重要,因为和声的法则与运用可说是编曲的基础、音乐的骨架。五声音阶配上五声的和声编写,清楚地点出这首歌的全曲基调,主歌与副歌的旋律线耐听,特别是副歌的记忆点。

那这首歌在当年,2008年,台湾第19届的金曲奖也获得了最佳作曲与最佳作词人奖,以及年度的最佳歌曲,三个大奖。

刚聊到的副歌,最后一段升高半个调,加强了整首歌的情绪,将歌曲推向了最高潮。让聆听的人有着意犹未尽的感觉,整首歌结构严谨,干净而富张力。没有一丝一毫多余的音,我只能内举不避亲地说,周同学,嗯……好样的!

好的。接着我们来聊聊编曲。那这首歌的编曲是台湾相当知名的编曲老师钟兴民所编。钟老师的编曲帮这首《青花瓷》加分不少,我认为编曲可视为二度创作,就如同导演将影片照剧本走向拍摄完成后的剪接。剪接是说故事的一个节奏,也等同于是二度创作。同样的旋律,不同的编曲以及配器所表现出来的音乐情绪是截然不同的。编曲对于音乐风格有着决定性的一个影响力。

这首歌的编曲使用蛮多的民族乐器,有鼓,然后古筝,还有横笛、洞箫、响板、钹跟串铃很多。

歌曲的前奏四小节,开始大鼓跟响板的节奏,然后再来就是用古筝跟笛子作为主旋律的伴奏,配以中国风音色的鼓,敲出娓娓道来的节奏,再以电吉他铺底作为配唱部分的一个衬底和弦。这前奏的四小节,虽然短,却起到了引领音乐走向的作用,又为整首歌的发展奠定了基本的调性。第一段副歌,开始有一个非常浅的弦乐铺底,那不仔细听,可能你会忽略掉。

总体来说,中国乐器的音色靠前,而西洋乐色的音色靠后。进入副歌前的一个间奏,只是用古筝清亮的音色将他推向副歌,一如中国的山水泼墨画,讲究远近虚实的一个境意。这段的副歌是以笛子为主,古筝为辅,然后弦乐衬底。不仔细听,可能会忽略掉弦乐的部分。因为笛子跟鼓声的声音太清亮,第二段的配唱中只是电吉他与弦乐穿插的互动,再古筝推动第二段副歌的高潮,显得歌曲更加地灵巧跟生动。

第三段是开始升调,那这里的编曲调式,它是古筝在中间,然后电吉他在下面,所谓的下面就是铺陈的一个位置,那推动整首歌的一个情绪。弦乐部分靠上面,显得歌曲不那么悲伤,反而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叹。这种编法是钟老师考量的一个重点。最后再以古筝一小段的solo结束,配唱部分的电吉他音色,显得暖色,有点暖色系的感觉,那是主旋律中唯一的一个西洋乐器,其他多为中国的民族乐器。

这首歌的古筝部分比重算是蛮大的。他是直接用弹单音的方式,清脆而动听,很符合青花瓷的韵味。整体来说,钟老师这个编曲它是很丰满的,而且是中西融合、经得起推敲的。还有这首歌的一些乐器的使都是真乐器录制,不是电脑那种Midi档数位的,是全部都是真乐器。

好的。再来,我们聊的是汝窑。怎么这首《青花瓷》跟汝窑会有关联呢?其实这首歌一开始的歌名并非叫《青花瓷》,而是叫《青铜器》,再来就是取名为《汝窑》,最终才拍板定案为《青花瓷》。那这故事要从十年前开始说起……

当时我经人介绍认识了几位鉴赏古董艺术的一些朋友,触发了我想用那些传世的国之瑰宝来当歌名的一个原始动机,当初第一个想到的其实是青铜器,以殷商时期开始铸造的青铜器皿为曲调名。

那时候的想法是用青铜器的厚实来象征爱情的一个坚贞,那用千年斑驳的一个铜锈来比喻世事的沧桑,用器皿上难解的铭文来阐述誓言的神秘,但才开始要落笔,便发现杰伦这首《青花瓷》的一个调式淡雅脱俗,以至于我脑海中浮现的全是烟雨江南的画面。又因青铜器在春秋战国时期,它同时也被铸造浇灌成一个兵器,那使得青铜器这个词汇的一个杀伐暴戾之气,太过厚重,不够轻盈。

而且还有个因素是周同学,那假设他在一个演唱会的场合,面向台下的一个歌迷,脱口而出说,接下来为各位带来的这首是《青铜器》。然后我觉得说,可能大家会觉得很阳刚,甚至于搞不好这首歌是有什么Dancer去伴唱啊或是排舞之类的一个快歌。也因此左思右想之后也就是彻底地放弃。几经挑选后,最后我选定的是一个宋朝时曾盛极一时的汝窑当歌的名字。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汝窑它举世无双的一个珍惜度,而且这个珍惜度是非常的一个罕见的。

因为战乱的关系,然后以及釉料配色的一个配方、烧制过程等种种因素,让汝窑无法被复制。全世界现在传世的汝窑珍品可能不足70件,堪称国之瑰宝,弥足珍贵。但问题又来了,因为纯正上品的一个汝窑,它的颜色就是天青色,也就是完全没有任何花俏的纹饰,而且造型简单素雅,但在我看来犹如现在的一个极简主义大师的作品。虽然它朴素的内涵与经久耐看的质感,是非常的一个艺术性。但总觉得不足以形容爱恨嗔痴的一种爱情,也就是情歌。

还有一点就是汝窑的这个器皿,它的能见度比较低,而且无法在第一时间望文生义。因为流行音乐它的一个歌的名字最好是具备通俗性,因为流行音乐是通俗文化的一环,也因此歌名必须具备一种大家耳熟能详的常用词汇。

所以呢后来汝窑也就很可惜地,不去用来当歌的名字。虽然最后没有用汝窑当歌的名字,但是我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却因为一句“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一个词句,触发了我的灵感,而写下副歌的第一句,也就是“天青色等烟雨”。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这句话,据传是出自五代后周柴世宗,是柴世宗对其御用的一个柴窑的一个赞叹。意思是陶瓷中最上等的颜色为“雨过天青色”,那同时寄望说国家的未来也如同这种天青色一样,朗朗晴空,没有任何的一个阻碍。后来,宋徽宗在窑官请示御用瓷色的一个名称时,那也对于汝窑所烧制成功的一个天青色发出了一样的感叹用语。当然了这个也算是一种传说,尚待考据了。

不过,天青色现今确实为汝窑的一个专属的颜色。后来放弃了汝窑当歌名,但是“天青色等烟雨”这句话却留了下来。那放弃的原因像刚刚有讲的,名称不够通俗,它其实不太适合缠绵悱恻的一个爱情的形容,而且汝窑的颜色也不够凄美,那几经转折之后,最终歌名才确定用,初烧于唐代,至今已绵延一千多年,为中国早期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外销艺术品——青花瓷。

因为青花瓷里面的青花这两个字啊更能体现出爱情的一个联想,然后跟一个画面感。当初我在写下“天青色等烟雨”之后就顺手又写下第二句“而我在等你”。这个我跟你就是对仗天青色跟烟雨。那于是副歌的第一行关键歌词就孕育而出,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因为歌词里所描述的天青色是无法自己出现的,它必须耐心地等一场不知何时会降临的雨,才能在积云散去的朗朗晴空上,看见天青色,而因为雨过天晴才会出现天青色,所以必须先降雨才能看到天青。

但我这里倒过来讲,就是天青色在等待一场雨的来临,那还有里面的等烟雨,是因为烟雨比较美,我不能用天青色等降雨,或者天青色等雷雨吧,或者是骤雨,天青色等骤雨等雷雨都不好听。这个纯粹就是因为意境的关系,所以用烟雨去形容,但逻辑性比较不对了,因为烟雨感觉上是山岚,是物,它是由地面形成而飘起的,而不是由天上降下的。但因为歌词嘛,歌词是啊通俗文化,它并不是学术论文,所以你要用美的字句,然后去形容感情,所以呢“天青色等烟雨”就这样子定调了。那这当然这两句同时用了两个等嘛,“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将歌词换个散文式的说法就是……

这天气的变化莫测,哪里是我们平凡人所能掌握的呢,想看到纯净被雨洗涤干净的天青色,就只能耐心地等候雨停,就如同我也只能被动而文静地等待,不知何时才会出现的你。

好的,这一集跟《青花瓷》有关的创作故事就分享到这里。那在节目的最后,也要分享韵脚诗创作,背景一样是林海老师的《弦月》。

那一场别离
我心碎地将回忆 连根拔起
然后曝晒 所有关于你的消息
这瘦骨嶙峋的过去
却羸弱而顽强的不断气

那就火耕掉所有的情绪
连影子都龟裂成灰烬
再一场雨 或许可长出新的日记

哭过后 我又再度拾起笔
这崭新的稿纸上 随风有种子落地
成千上万的字 竟盘根错节成 想你

原来 思念一直在旅行
一点点泪 就能瞬间入泥 蔚然成林

  • 音乐开放平台
  • 云村交易所
  • Amped Studio
  • X StudioAI歌手
  • 用户认证
  • 音乐交易平台
  • 云推歌
  • 赞赏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客服热线:95163298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4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1] 1186-05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